在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,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,秉持“服务课堂引领发展”的工作理念,本学期,学校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基本完成了预定目标,现从以下几方面将本学期工作情况做大致回顾总结。
一、立足新课程改革,深化课题研究
2022版新课程方案的出台,给学校教学带来新的要求,为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。教科室立足新课改理念的落实,深化学校课堂教学改革,立足课堂教学品质的提升,立足教学主张“精教厚学”的深化研究,各教研组围绕着各组的教学课题:苏州市规划课题《基于“精教厚学”的乡村小学“5+2”学习生态的建构研究》;苏州市教学学会《指向“五育并举”的劳动实践基地的构建研究》、《组诗教学:小学古诗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教学研究》;太仓市规划课题2项《“空间·数量”具象化:小学数学实验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》、《简记增效:小学低年级科学记录革新的创新实践研究》;太仓市微型课题2项:《单元统整:道德与法治项目式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》、《乡间问学: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教学策略的研究》。
课题研究的深入推进,有效有主题地推动了新课程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落实,促进了学校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。
二、立足跨学科学习,开展项目化研究
为加快学校课程的内涵建设,打造以“非遗”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,学校成立跨学科综合实践研究项目组,以联合教研的形式开展项目化研修。
项目组成立以后,通过校内外专家的引领,指导项目组成员明确跨学科学习的现实意义及教育内涵,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,为教师从事跨学科实践研究打下理论基础。
结合着联合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,联合教研组通过研讨活动确定各个学科 共同参与的跨学科学习主题,全学科共同参与,制订切实可操作的行动方案,成员之间相互配合,分工合作,开展具体的教学研究。
自4月起,项目组先后开展了数学学科为主的“种植课程”的跨学科学习研究、全科参与的“菊花种植”跨学科主题研究,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
项目组以项目开展、课程开发为内容,每双周周四开展定期研讨活动,交流实践心得,分享实践感悟,同时,提出疑难困惑及需要提供的帮助与保障。
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农学院院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建设,提升跨学科学习研究的有效性,项目组走出校门,到昆山参观特色课程基地校,学习课程的开发,学校课程的日常研究与管理工作。
在项目组的共同努力下,项目组结合着农学院的实际条件,打造了跨学科主题课例,并且通过市级活动进行展示,充分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,得到苏州市相关专家的好评。
11月,黄巍老师执教了跨学科主题实践公开课《欢乐购物街》,
融合数学、语文、道法、历史、文化等多门学科和主题,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中华优秀传统教育。
此外,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充分突显了跨学科学习的乐趣和意义,他们通过文章、绘画表演等方式,将实践活动的感悟表现出来,体现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。
三、关注重点平台,以主题培训促进教师发展
依托项目组的跨学科研究平台,结合学校青年教师发展规划,学校开展主题式教师培训工作,推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。
项目组通过主题式研修,定期开展研讨活动,组织成员走出太仓,参观特色优秀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,学习优秀经验。
王远远、孙艳、方韵、熊颖蕾、徐莉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,在江苏省行知杯论文评比中获奖,徐莉老师执教太仓市道德与法治公开课,获好评;熊颖蕾老师参加“童漫作文”教学设计评比,获江苏省一等奖。
后续的教师培养工作中,教科室将抓好教师发展梯队的建设,管理团队的发展需要开阔眼界,提升高度;青年+骨干梯队的发展需要理念引领深入开展研究;而新教师梯队则需要扎实的课堂教学指导。三个梯队发展的指导工作一定要突出实用二字,要让教师在学习的培训过程中看得到效果,看得到希望,学校能够看得到效果。
立足课堂教学研究,立足教学品质的提升,发展青年后备力量,教科室始终将这三点作为工作重点,开展相应的工作。在接下来的工作中,教科室将一如继往,总结成功经验,吸取他人优秀经验,力争将工作做到更好、更精、更专。
太仓市荣文小学 教科室
2024.12